京都嘱托杀人的医生,如果自己也遇到同样的情况,会希望如此吗?
年轻人,光是想想自己变成那样,就会打颤不是吗。
我在年轻的时候,也会对电影中的人物投入过多情感,而吓了一跳。
读小说倒是不会出现那样情绪混乱的时候。
即便与主人公有同感,但是媒体形式不同,大脑的感受性也会不同吧。
由于宅家生活,也不去电影院,连续几天,每天在电视上回看电影老片。
用一种叫做电影回想法的方法,试图回想出当时在电影院观看时的状态和情感。
但是,情绪还是调动不起来。
仅仅分析摄影技术和演出效果,是无法将感情注入到故事中的。
就像是,犯罪搜查的视频分析调查一样。
这是为什呢。
去电影院看电影,这本身就是“行动”。
架空的胶片中的世界和现实中自己的存在有着绝对对立的自我同一。
让小孩子学习外语时,就算是让他看电视上的外语课程,小孩也学不会。
这与让小孩在妈妈面前,口头学习发音(的方式)极其不同。
大脑构造仿佛就是那样。
只有通过真实的体验才能学会。
躺在床上播放电视节目,就和听耳旁风一样。
自己能够选择安乐死、尊严死吗。
太可怕了实在无法逼问(自己)。
我知道著名的哲学家会在人生初期接受天主教的洗礼。
为什么是天主教呢。
好像是想皈依于绝对的存在。
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基督教比较宗教哲学,
但是不管怎么努力,还是没有接受过基督教的洗礼。
我认为安乐死是无法避开宗教这个问题的。
最后,我想要介绍两部想到的电影。
克林特·伊斯特伍德执导的
《百万美元宝贝》、
《老爷车》。
看过之后,请不要生气地说“完全不是这样”。
请理解这是自己选择的人生。
请一定要看看。
今天为止,湖山有新冠2人。辛苦了,感谢你们。
~~~~~
湖山医疗福利集团 代表 湖山泰成